大雨落幽燕全诗 浪淘沙北戴河翻译

2025-02-10 02:49:34阅读量:40 字体:

全诗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大雨落幽燕”出自毛泽东所作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全诗 浪淘沙北戴河翻译

《浪淘沙·北戴河》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浪淘沙·北戴河》注释

⑴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⑵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⑶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⑷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⑸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⑹谁边:何处,哪里。

⑺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207年(建安12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越:越过;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⑻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⑼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浪淘沙·北戴河》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而下阕抒情,情中有景,全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北戴河》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

《浪淘沙·北戴河》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推荐阅读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573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33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61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46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779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