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成长教育>
  • 经历“可怕的两岁”,宝宝心里苦!把握好4件事,帮他安然渡劫

经历“可怕的两岁”,宝宝心里苦!把握好4件事,帮他安然渡劫

2023-06-04 11:25:33阅读量:159 字体:

一位朋友看过我的文章,私信说:莞妈,我家娃跟你说的“可怕的两岁”特征简直太像了!以前他一直是我们眼里的乖娃娃,但差不多两岁开始,突然变了个性子一样!动不动就哭,好也哭,坏也哭,给也哭,不给更哭,甚至根本搞不懂他为什么哭;不管和他说什么,他都是“不”“不要”“我不要”;整天跟你对着干,却又特别黏人,脾气还很大,一言不合就摔东西、躺地上打滚……真是伤透脑筋!明明上一秒还喜笑颜开,下一秒却歇斯底里!曾经温顺可爱的小天使,因何变成一个矫情又任性的“小恶魔”?是孩子经历了什么刺激导致性情大变,还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你们家是不是也有同款的宝宝?如果是,先别急着恼他,等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理解孩子的“苦衷”,更多的会是心疼宝宝!

01、“可怕的2岁”是普遍现象,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
“可怕的两岁”,让许多家长“闻风丧胆”,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的现象,可以说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然而“可怕的两岁”,不单纯指24月龄,而是指1岁半到3岁左右这个阶段。
在此之前,宝宝会认为自己与妈妈是一体的,表现为全身心地依赖妈妈,对妈妈的安排和指令无条件听从。而进入“可怕的两岁”阶段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存在,慢慢学会观察并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他尝试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常常是不管你说什么和做什么,他都要跟你反着来。
然而又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行为能力非常有限,他想做但是做不到、做不好,因此有深深的挫败感,会失落、生气甚至暴怒,这便是我们所看到的“无理取闹”。
所以,现在你是不是开始有点理解宝宝了呢?
记得我家宝宝2岁左右,这种“自我”的特性发挥到极致,连拉出来的粑粑都是他自己的,别人不能动。若是你不小心“顺手”给他冲走了,定是又哭又闹,非得要它找回来……

经历“可怕的两岁”,宝宝心里苦!把握好4件事,帮他安然渡劫

02、“可怕的两岁”常见3个表现以及心理特征
可怕的两岁,实际上是孩子经历的人生第一个 “叛逆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人类幼崽向“智人”转变的第1步。
两岁宝宝所表现出来的“可怕”之处,不外乎有这些:
1、 把“不”字挂在口边,无论你对他说什么,他的回应只有“不”。这是宝宝自我意识的驱动下,喜欢向权威挑战,却受限于语言能力,因此多会用干脆利落的“不”字表达自己独立的意愿。
2、 经常以“是我的”“全是我的”来宣告主权。自我意识建立的同时,宝宝的物权意识也开始觉醒,并且非常在乎对所有权的维护,包括玩具、身体、家人,甚至所见一切,都认为是自己的。
3、 经常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以此获得关注。两岁的宝宝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并且渴望被关注,但常常是心有余力不足,挫败感升高,安全感降低。所以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以此找回“场子”,获得安全感。
鲍秀兰医生曾表示:两岁孩子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通常是后者先于前者。也就是说,宝宝身体功能的发展赶不上心智能力的发展。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眼高手低”。总的来说,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矫情和任性,皆是因为心里有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尽量理解、包容和满足他合理范围内的需求,会是最好的调和剂!

03、对于1.5-3岁宝宝的养护建议
美国实战派育儿问题专家约翰·罗斯蒙德认为:养育孩子和耕种一样也要分节季,每个节季所包含的教养内容应该有所不同。
莞妈作为过来人,对于这个阶段宝宝的养育颇有些自己的心得。家有两宝,经历过两次“可怕的两岁”,莞妈含泪总结的4点“精髓”建议,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示。
1. 多让孩子做“选择题”。
既然孩子想要独立,想要自己做主,那我们满足他即可。你直接跟孩子发出指令和要求,他可能会说“不”,不如多让他做选择题:
“你是想自己一个人洗澡,还是跟这只小鸭子一起洗澡?”
“你想拼完这些积木出门,还是现在和我们出门?”
……
2. 减少命令的次数。
两岁的宝宝,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然而出于担心,我们总跟他说“这样不可以”、“那样不行”等等。孩子受到约束,会产生抗逆心理,就会跟你对着干。其实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自由探求也没什么不好,尝试越多,会进步得越快。
3. 爱与原则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但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过度的妥协就是纵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宝宝的反抗,很多时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所以要爱而有度,尊重的前提,是要坚持原则!
4. 可以冷处理但别置之不理。
孩子任性哭闹时,冷处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但冷处理并不是置之不理,态度过于冷漠,不亚于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一把盐,这会让他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变得敏感、自卑、患得患失,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表达和交流了。

04、写在最后
转眼间,宝宝已经两岁了!他不再是那个乖巧听话、爱黏妈妈的小宝贝了,欣喜他的成长,却也倍感失落。孩子的成长势不可挡,我们能为他做的,就是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引他顺利长大。关注莞家妈妈,和我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推荐阅读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61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45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779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07

  •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680

  •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其实是比较优秀的表现,只有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那边学习知识,才能够遵守对应的规则。当然也能够满足底线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在成长阶段还...

    阅读: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