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及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2025-02-11 21:25:23阅读量:68 字体:大 中 小
翻译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所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有利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启示:告诉我们要得天下必先得民心,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
(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2)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3)环:围。
(4)池:护城河。
(5)如:比得上
(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7)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动词的使动用法)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12)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13)至:极点
(1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15)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1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
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且运用大量排比,增强语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著,为《孟子》七篇,南宋时朱熹开始将《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免责声明:
本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及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平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众多的影响,比如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在犯错误或者是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所体现的态度,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01、一般孩子的为人处事自信等等都跟家长的态...
阅读: 512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家长要适当的调节心态,给孩子信心。要尽可能的学做打气筒,慢慢的让孩子爱上数学。其实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的慢,建议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
阅读: 547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11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28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49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37
热门文章
1.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1
- 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2023-01-03
- 1
2.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
- 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022-12-27
- 2
3.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3
- 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022-12-27
- 3
4.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4
-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2022-12-22
- 4
5.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5
- 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2023-01-03
- 5
6.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6
- 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2023-01-03
- 6
7.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7
- 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2022-12-22
- 7
8.怎么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 8
- 怎么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 2023-01-03
- 8
9.怎样培养宝宝好习惯
- 9
- 怎样培养宝宝好习惯
- 2023-01-31
- 9
10.怎样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 10
- 怎样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 2023-01-03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