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成长教育>
  •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董仲舒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董仲舒

2025-02-11 15:50:07阅读量:41 字体: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匡扶正义却不谋求个人的利益,彰明道义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董仲舒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译文

父子间有骨肉之亲,君臣间有礼义之道,夫妻间有内外之别,老少间有长幼之序,朋友间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五教”的纲目。圣人尧舜让司徒契教化百姓的就是这“五教”,学子学习这五教,而他们学习的顺序,也有五条。广博地学习,审慎地发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忠实的贯彻。这就是学习的顺序。学、问、思、辨,四者已经穷究事物的道理。至于忠实的去贯彻,就要知道修身、处事、接物的原则,也有各自的要领。说话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制住怒气,抑制欲望;改正错误不断向善。这是修身的原则.以礼义端正自己,不去追求物质利益;努力张扬阐明天下之大道,不去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处事的原则。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再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事未达到目的,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接物的原则。我私下里关注古代圣哲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为了记览词章,沽名钓誉,追求利禄。今天的一些学子,违背了圣者的教导。圣哲教育人的法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如果知道这是自然之理,必须以此约束自己,那就何必要等他人立下规矩,才依此去做呢?近世学堂虽有规则,但很不够,并未符合圣哲的意图。所以,本书院另立学规。将圣哲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请诸位学子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只有严格要求,才会有所戒惧.希望大家牢牢记住。

推荐阅读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17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554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12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45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27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