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牛是谁的诗 牧童骑黄牛古诗原文

2025-02-10 11:49:54阅读量:45 字体:

“牧童骑黄牛”是清代袁枚的诗。

“牧童骑黄牛”出自《所见》,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牧童骑黄牛是谁的诗 牧童骑黄牛古诗原文

《所见》原文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以》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注释

1、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能耕地拉车,体型比水牛小。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4、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5、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樾,树荫。

6、意欲:想要。

7、鸣蝉:鸣叫的知了。

8、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所见》赏析

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所见》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所见》作者介绍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

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推荐阅读

  •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更加环保,应该学会废物回收利用。当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之后,孩子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般重复使用的东西,孩子能够慢慢的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加重...

    阅读: 567

  •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满嘴脏话,此时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淡化处理。可能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满嘴脏话之后会直接责骂孩子,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孩子在说脏话时,可能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家长应该...

    阅读: 541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36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571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32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