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科目二如何消除紧张,克服驾考紧张的方法

2023-02-09 20:56:30阅读量:375 字体:

科目一、科目二很多人比较容易的就过了,而到了科目三就因为紧张,很多细节会忘记从而导致发挥失常挂了,那考科目三紧张怎么办如何消除紧张?

1、找出紧张原因

如果仅仅是因为信心不足,心理负担大而紧张的话,科目三考前就一定要排除杂念,排除干扰情绪,让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同时要采用暗示的方法,转移自己的紧张情绪,比如“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砸的”、“万一没过,就当多练一次车,熟练熟练也没什么”等等。

考科目二如何消除紧张,克服驾考紧张的方法

2、深呼吸

通过呼吸节奏的调整来达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调整的目的,当我们紧张的时候不仅仅体验到意识上的紧张,也会体验到来自生理上的紧张,比如心跳,具体到你是面部紧绷等。

通过做深呼吸可以使我们感到消除生理上紧张带来的疲惫感,也可以使我们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相对来说感到思维上能够理出个头绪来,所以在科目三开始之前,可以做几下深呼吸。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通过内心对话,即自己说、自己听的自我沟通过程来保证科目三考前的适度紧张,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万一没过,就当多练练车,熟练熟练也没什么”“驾照考试而已,迟点拿驾照也没关系” “不要慌、不要慌,没什么了不起”、“现在比以前好得多了”等。

4、通过按摩缓解紧张

如果进入科目三考场时过于紧张,有身体不适的感觉,可以从心理上下意识地松懈一下;

如果时间是足够的,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揉抚双眼、闭上双眼使身体取静、按摩头顶中心(中医称为“百会穴”)以及松驰躯体、自我暗示取静等。及时的调整情绪,不要老是把自己的注意放在考试的结果上。

5、饮食缓解

生活中的食物也有缓解大脑紧张情绪的作用,例如:香蕉、牛奶、南瓜、甜品之类的食物,其中香蕉含有香蕉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乐,甚至可以减轻疼痛,使心情变得愉快舒畅。人一紧张,血压紧跟着就上升,而香蕉中富含的钾能保持人体电解质平衡及酸碱代谢平衡,使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常态,协调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

6、考前练习薄弱环节

在科目三考试前几天,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练习,像自己的薄弱环节是起步、换挡,就针对这个问题多练练,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给教练,让他帮忙指正,带着问题去学,并在考前1小时前进行巩固,效果会特别好。

7、加强模拟训练

一般科三考试前,都有模拟考试训练,训练时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这样感觉会相对比较简单,心理也就放松些。

8、提前熟悉场地

考试场地可能与训练场地不在一个地方,当人处于一个陌生环境,神经系统难免会自动紧张,大脑的思维与功能就会降低,女性的表现更加突出,势必会影响技术的发挥。因此要提前一天熟悉考试场地,了解整个考试流程。

推荐阅读

  •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孩子也需要做到保护好自己,一般在外面碰到陌生人时,孩子尽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水果零食等等。要时时刻刻的处于警惕的状态,而碰到陌生人来接孩子放学时孩子不要跟...

    阅读: 491

  •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平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众多的影响,比如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在犯错误或者是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所体现的态度,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01、一般孩子的为人处事自信等等都跟家长的态...

    阅读: 457

  •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家长要适当的调节心态,给孩子信心。要尽可能的学做打气筒,慢慢的让孩子爱上数学。其实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的慢,建议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

    阅读: 492

  •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456

  •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471

  •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