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弇遇东坡翻译 刘弇遇东坡的翻译

2025-02-10 02:18:36阅读量:26 字体:

刘弇遇东坡翻译:刘弇年少时以为自己的才学了不起,科举考试得甲等,考中宏词科,神情自得,看不起同辈们。绍圣初年,(刘弇)在一个佛寺游玩,当时苏东坡被贬岭南,路过庐陵,也来游玩,于是二人相遇,互相问官爵、故乡和姓氏。刘弇立即回答说:“(我)是庐陵的刘弇。”刘弇开始不知道对方是苏东坡。自己认为名望不在对方之下,想让对方屈服。(刘弇) 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苏东坡慢慢回应说:“(我) 是负罪之人苏东坡。”刘弇才大吃一惊,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恭敬地说:“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 苏东坡也赞赏他的才学修养,互相痛快地交谈了一番,就离开了。

刘弇遇东坡翻译 刘弇遇东坡的翻译

《刘弇遇东坡》原文

刘弇遇东坡

宋·曾敏行

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

《刘弇遇东坡》注释

1、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2020年上海中考试卷)/伟明是刘弇的字。

2、爵里:爵,爵位;里,故乡。

3、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

4、剧:痛快。

5、为:是。

6、名:名声,名望。

7、东坡:即苏轼。

《刘弇遇东坡》赏析

东坡在绍圣元年被贬惠州,路过庐陵一禅寺,碰到当地人刘弇,刘很有才颇自负,自以为无人不知,在东坡面前不谦虚,没想到遇见的是名满天下的苏学士,而东坡因言获罪,故自称罪人,刘这才惊觉自己有眼不识泰山,而东坡亦欣赏他的才气,倒也颇为投机。

这则文言文说明做人不能骄傲自满,狂妄自大,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刘弇遇东坡》作者介绍

曾敏行,南宋吉州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字达臣,号独醒道人、浮云居士、归愚老人。与胡铨、杨万里、谢谔相友善。年甫二十,以病废,不能仕进,遂专意学问。亦工画草虫。敏行所著文《独醒杂志》,其子三聘编为十卷,杨万里为之序。卒于宋孝宗淳熙二年。

推荐阅读

  •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平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众多的影响,比如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在犯错误或者是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所体现的态度,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01、一般孩子的为人处事自信等等都跟家长的态...

    阅读: 542

  •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家长要适当的调节心态,给孩子信心。要尽可能的学做打气筒,慢慢的让孩子爱上数学。其实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的慢,建议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

    阅读: 578

  •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38

  •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56

  •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87

  •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