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十本书籍

2023-01-14 15:00:23阅读量:115 字体:

当我们感到压力太大,感到内心承受的东西太多,感到这世界纷纷扰扰,始终静不下来心来,感觉自己学的东西很少,感觉前路迷茫时,不如停下来好好看几本书吧。

改变人生的十本书籍

01、第一本《生活给你的一定是你能承受的》
生活不可能全给我们好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我们都要尝一尝,才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趟。作者用了十年光阴,从内陆到高原,再从高原返回内陆,遭受无数挫折,仍没有放弃努力。生活就是这样,要学会永不言败,笑着走下去。

02、第二本《人生的谷底怎么走都向上》
你已经在人生的谷底了,没有什么东西好输的了,放手一搏吧,在谷底,我无论怎么做都是向上。从48位企业家创业、成功、失败,在峰谷和峰底间轮回的案例中悟到——身处谷底,有人逃避,有人坚持。成功与否,都是自己的选择。一念之差,或许你就与成功失之交臂。

03、第三本《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一两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你不能因为失败就垂头丧气,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到你只会让自己萎缩不前,找不到出路,寻不着光明。

04、第四本《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让努力配得上你的野心,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现在苦一点,以后甜一点。先苦后甜的道理,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

05、第五本《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如果你心里有千百种想法,但是你却不能完美的表达出来。那这千百种想法都是空的,因为没人会明白你的想法。只有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完美的表达出来,那样你离成功才能更近一步。

06、第六本《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太过善良的人往往被别人认作是懦弱的人,但是很多的善良却被别人所误解,千万不要习惯吃亏,习惯沉默,习惯委屈自己。你要活出自己的态度,活出自己的性格,展露自己的锋芒。

07、第七本《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认真工作的女人其实也最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你努力了可能会成功,但是你不努力肯定会失败。

08、第八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理想也不一定非要是远大的,不要把理想想的太遥远了。其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繁琐小事,不是理想的一部分。要相信世界上总有人活着你想要的样子,他们过着你想过的生活。而你也同样可以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

09、第九本《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你真的努力了吗?你真的付出所有了吗?还是你只是看起来比较努力?不要演戏给自己看,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0、第十本《一种努力叫靠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靠谁不如靠自己!请记住,谁都没有自己可靠,只有你自己足够优秀了,你才值得被更多的人欣赏,你才能更有底气的说我努力了。

特别提示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推荐阅读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88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2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08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37

  •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712

  •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其实是比较优秀的表现,只有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那边学习知识,才能够遵守对应的规则。当然也能够满足底线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在成长阶段还...

    阅读: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