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司马昭怎么死的 司马昭是中风死的吗

2025-02-09 19:03:57阅读量:24 字体:

司马师、司马昭的死因: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时,文鸯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此前司马师眼睛长出肿瘤,已经切除;这次文鸯来袭,司马师眼睛流脓;后来归去时,眼睛迸出而死。而司马昭是中风猝死,司马昭在刘禅投降后,跟刘禅一起吃酒时大笑一声然后中风而死。

司马师、司马昭怎么死的 司马昭是中风死的吗

司马师介绍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杀权臣曹爽。在司马懿死后接管其军政势力,独揽朝廷大权。内政上,司马师制定了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军事上,司马师也曾用计于新城之战中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后被追尊为晋景王。西晋建立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司马昭介绍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皇帝,谥号文帝,庙号太祖。

推荐阅读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64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92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6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10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39

  •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