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九九重阳节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2025-03-14 17:19:57阅读量:54 字体:

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登高望远,赏菊品酒,感受着秋天的韵味和文化的底蕴。重阳节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习俗和文化,更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象征。那么,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时候?下面跟随谜爱阁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九月九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九九重阳节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九月九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九月九重阳节时间是10月23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重阳节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重阳节的传说与桓景有关。桓景是东汉时期汝南县人,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后来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师学艺。学了一身功夫下山,让村里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给一杯菊花酒,后来瘟疫除掉了,桓景赶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传至今,也被人纪念。

九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1、祭祀海神: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

2、祭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4、享宴祈寿: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5、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结语: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既是对长辈的敬意表达,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推荐阅读

  • 冰箱尺寸一般是多少  一般家用冰箱尺寸是多少

    冰箱尺寸一般是多少 一般家用冰箱尺寸是多少

    冰箱的种类有很多,尺寸通常为深×宽×高,不同类型尺寸不同:迷你型冰箱尺寸一般为:270mm×350mm×450mm,总容量在30升左右;单门冰箱尺寸一般为:500mm×470mm×840mm,总容量在...

    阅读: 649

  • 好医保怎么退 取消好医保的方法

    好医保怎么退 取消好医保的方法

    1、打开支付宝APP,点击首页右下角“我的”,下划点击最下方“我的客服”;2、在“我的客服”界面找到并点击“在线服务”,输入“好医保医疗如何退保”并发送;3、系统会回复健康险保单查询,选择“点击选择交...

    阅读: 616

  • 羊杂怎么去除膻味 去除羊杂膻味的方法

    羊杂怎么去除膻味 去除羊杂膻味的方法

    1、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白酒,撒上一勺食盐,再将准备好的羊杂放进去浸泡1小时及以上,这样能很好的去除羊杂的腥膻味。2、烹饪时,可以选择多放一些葱、姜、蒜、食用醋、辣椒之类的调味料,可以掩盖羊杂的味道。3、...

    阅读: 658

  •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什么鞋 易燃易爆穿什么鞋最危险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什么鞋 易燃易爆穿什么鞋最危险

    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带铁钉、铁板的鞋。因为带铁钉、铁板的鞋会与地面产生摩擦打火,引起易燃物质发生燃烧、核爆炸。另外,在有防爆要求的车间内,不得使用塑料、橡胶等绝缘地面,并尽可能保持湿润。操作人员应穿防...

    阅读: 660

  • 伤感的句子  伤感短句

    伤感的句子 伤感短句

    1、 心动时间很短,心碎却要很长时间。2、不要在没有我的地方把我忘得太干净。3、感谢生活,有剥夺也有馈赠。4、后来所遇之人都胜你,所爱程度都不及你。5、曾经拼了命旳追,如今发了疯旳退。6、戒不掉的是烟...

    阅读: 657

  • 黍米的功效与作用 黍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黍米的功效与作用 黍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核心功效补充营养、降压补血、减肥瘦身黍米的简介黍米,又称糯秫、糯粟、糜子米等,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一般来说,黍米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黏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

    阅读: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