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半是几号 七月半由来

2025-03-25 13:48:16阅读量:48 字体:

一、7月半是几号

7月半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7月半是几号 七月半由来

二、7月半由来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推荐阅读

  • 风调雨顺打一生肖 风调雨顺打一生肖是什么

    风调雨顺打一生肖 风调雨顺打一生肖是什么

    风调雨顺打一生肖的谜底是生肖龙,因为在中国五千年文化里,龙代表风调雨顺,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古时候人们认为是龙保佑着大地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在书中也有记录: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阅读: 651

  • 世界上最强的地震 世界上最强的地震是哪一次

    世界上最强的地震 世界上最强的地震是哪一次

    1960年智利大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

    阅读: 666

  • 灭蚊灯有用吗 灭蚊灯放家里使用有效吗

    灭蚊灯有用吗 灭蚊灯放家里使用有效吗

    灭蚊灯有用。灭蚊灯是通过光触媒进行诱捕蚊子的,光触媒是一种催化剂,在工作时能产生蚊子喜欢的光线、热量、二氧化碳,模拟人体呼吸引诱蚊子,因此,灭蚊灯是一种比较环保的通电灭蚊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蚊子...

    阅读: 663

  • 世界儿歌日的由来 世界儿歌日怎么来的

    世界儿歌日的由来 世界儿歌日怎么来的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1976年,在比利时克诺克两年一度的国际诗歌会上创立了世界儿歌日,由1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在3月21日举行庆祝活动,主题是:关爱儿童、缔造和平、消灭战争、建设家园,该项活动...

    阅读: 658

  • 黄喉是牛的哪个部位 黄喉是牛的什么部位

    黄喉是牛的哪个部位 黄喉是牛的什么部位

    牛黄喉是牛身上的主动脉大血管。黄喉一般为主动脉,又称心管,常被误解为食管或气管,在火锅菜肴中又分为发制黄喉和鲜黄喉,在火锅中重要的特点就是爽脆。黄喉虽然带一个喉字,实际上和喉没有任何关系。黄喉的学名叫...

    阅读: 637

  • 白醋和醋精的区别 白醋和醋精有什么区别

    白醋和醋精的区别 白醋和醋精有什么区别

    1、制法不同。白醋是以食用酒精为原料,经醋酸发酵而成;醋精一般是由食用冰醋酸与水兑制而成;2、成分不同。白醋除了含有醋酸之外,还含有一些酚类物质;而醋酸除了含有醋酸之外几乎什么都不含;3、酸味不同。白...

    阅读: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