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的由来起源 清明名字的来历

2025-04-02 21:05:30阅读量:40 字体:

很多人知道清明节,但却不知道清明这个节气,因为清明这个节气总是被清明节“掩盖”,清明节气的由来起源是什么?清明有哪些气候特点?清明节气习俗有哪些?跟着谜爱阁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气的由来起源 清明名字的来历

清明节气的由来起源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即为一岁,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则为清明。故《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另《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清明的气候特点

清明的气候特点:气温转暖、阳光明媚。

在中国南方地区这时节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区这时节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

此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时至清明,中国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雨量。北方干燥少雨,北方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

清明节气习俗有哪些

1、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2、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以上就是谜爱阁小编关于“清明节气的由来起源”的分享,谢谢阅读。

推荐阅读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姑娘是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姑娘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姑娘是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姑娘

    目前还没有中国姑娘登上月球。只有第一个通过神舟九号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那就是刘洋。神舟九号于2012年3月入选任务飞行乘组,分别是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神舟九号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

    阅读: 599

  • 蚂蚁习性 蚂蚁有哪些习性

    蚂蚁习性 蚂蚁有哪些习性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性群体。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几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蚂蚁多是以昆虫为主要食物,纯肉食性蚂蚁的种类在蚂蚁的比例中较少。...

    阅读: 589

  • 8开尺寸 8开尺寸是多少

    8开尺寸 8开尺寸是多少

    8开尺寸:8开纸正度白料尺寸271mm×390mm,裁剪后是260mm×370mm,而大度的白料尺寸297mm×444mm,裁剪后尺寸则是285mm×420mm。常用纸张有大度和正度两种规格,大度纸规...

    阅读: 605

  • 糖粉是什么 糖粉是什么东西

    糖粉是什么 糖粉是什么东西

    糖粉是一种洁白的粉末状糖类。糖粉颗粒非常细,同时约有3~10%左右的淀粉混合物,可当做调味品或制作各种民间美味小吃,有防潮及防止糖粒纠结的作用。糖粉也可直接以网筛过滤,直接筛在西点成品上做表面装饰。糖...

    阅读: 604

  • 甜不辣是什么 甜不辣是什么做的

    甜不辣是什么 甜不辣是什么做的

    “甜不辣”是一种食物。“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在日本“甜不辣”指的是天妇罗,而在我国,“甜不辣”则另有它意。天妇罗是指将鱼虾和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色,这样叫做天妇罗。而我国的“甜不辣”,则是...

    阅读: 553

  • 杭州西湖九曲桥的来历

    杭州西湖九曲桥的来历

    九曲桥的桥分成九曲,曲折迂回又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象征着吉祥与尊贵,因此叫做九曲桥。九曲桥有九曲十八弯,每个弯曲的角度大小不一,每一弯曲的花岗石板上都雕刻着花朵,九曲桥的桥下有放生池,桥旁有廊亭...

    阅读: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