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2025-02-10 12:54:59阅读量:41 字体:大 中 小
湖心亭看雪教案1
【教学设想】
不拘泥于古文的字词教学,从整体上感知学习,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设计好主问题,提纲挈领,找好切入点,贯穿全篇,带领学生整体学习感知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情感。
【教学目标】
1 熟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2 分析文章中对于景物的描写手法
3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在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本文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2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带领大家领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美景,提起西湖,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竞相吟咏的胜景,大家都记得哪些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二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 自由初读文章,标注不认识或不明确的字音
2 小组比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任找两组进行比读,准确无误组获胜。
3 全班齐读,注意易读错字音及朗读节奏(更定,挐,毳衣,雾凇沆砀,一痕,一芥,强饮)
4 男女生交替读,并思考:文章中最能概括作者形象的是哪个字? “痴”
三 分析“痴人”形象
1作者做了哪些事,被认为是“痴”?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 (叙事: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西湖;缘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独往湖心亭后看到了怎样的雪景,作者是怎样描写雪景的?景有何特点?
景物特点:无人无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空旷,幽静之景。
3 在湖上遇到了什么人,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哪些情感?
“痴情”:补充介绍张岱生平及文章背景。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两处暗含作者复杂情感的伏笔:(1)崇祯五年十月,余住西湖:张岱是明末清初人,写文章时已经是清朝,可是文章却采用明代的年号纪年,说明在作者心中明朝始终没有灭亡,怀念故国之情永在。(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张岱是浙江人,此时住在杭州西湖,是客居此地,而在湖心亭巧遇知音,也是客居,油然而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慨,且此人是金陵人,金陵是明朝故都,更生怀国去乡之情。(叙事,抒情)
明确: “痴情”:醉情自然的喜悦之情;巧遇知音的欣喜之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之情。
“痴人”形象:孤傲,超凡脱俗,遗世独立
四 拓展提升
比较《湖心亭看雪》与《江雪》在描写手法上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遇到的是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五 根据板书提示,当堂背诵。
湖心亭看雪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强、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二、教学重点:
1、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2、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对作者的理解,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蕴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要求扫除字词障碍,基本上会翻译这篇文章。
2、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
积极备课,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忆江南》中也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的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美风光的一张名片。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知道了晴天雨天西湖有着不同的景致,西湖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解题
3、作者简介(借助导学案学习)
教师引导,同学口述
3、初读课文(8分钟)
(1)音频范读
明确:读准字音 划分好每一句的停顿
崇祯chóng zhēn 拥毳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芥 jiè 铺毡 zhān
(2)全班朗读,老师纠错,指导。
(3)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学习(8分钟)
6、课文翻译(10分钟)
(1)第一段同学自愿起来翻译
明确:年代、地名、不翻译;俱:全,都 绝:消失
(2)余文请同学依次逐句翻译。其中特别注意“是、毳、惟、芥、更、强、是、客”等字的翻译。同时讲解特殊句式。对于其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进行重点翻译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在翻译课文是穿插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方法:“留、换、补、略、调、贯”。
7、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问,同学齐答)(9分钟)
(1)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而已”与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答:舟中真正看雪的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看雪的兴致。所以张岱是自己一个人“独”去赏雪。
(2)第一部分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8、重点赏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要不要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不要。因为这样更好的表现了朦胧的意境。突出景物的渺小。
9、品“痴”
提问: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作者的“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痴。表现在三个方面: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痴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情:痴迷于故国的思想感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不仕)(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得出以上结论。)
10、主旨
11、作业。
免责声明:
本文《湖心亭看雪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17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36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59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46
如何避免孩子看电视吃零食
孩子在选择看电视吃零食时会产生众多的问题,一般建议家长直接给孩子制定对应的规则。在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制定合适的时间避免孩子失去了自主权,当然适当的给孩子看电视,也能够满足孩子掌握时间,尊...
阅读: 562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更加环保,应该学会废物回收利用。当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之后,孩子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般重复使用的东西,孩子能够慢慢的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加重...
阅读: 547
热门文章
1.宝宝特别胆小怎么办
- 1
- 宝宝特别胆小怎么办
- 2023-01-06
- 1
2.怎么样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2
- 怎么样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2022-12-27
- 2
3.经常骂孩子有哪些影响
- 3
- 经常骂孩子有哪些影响
- 2022-12-28
- 3
4.万事包办对孩子有影响吗
- 4
- 万事包办对孩子有影响吗
- 2022-12-28
- 4
5.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5
-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2022-12-28
- 5
6.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6
- 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2022-12-27
- 6
7.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7
-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2022-12-27
- 7
8.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8
- 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2023-01-03
- 8
9.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9
- 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022-12-27
- 9
10.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10
- 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022-12-27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