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译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译
2025-02-10 11:54:30阅读量:43 字体:大 中 小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译: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接受皇帝的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讨论法律制度,并在朝堂上修改它。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答司马谏议书》注释
1、某:自称。启:写信说明事情。
2、蒙教:承蒙指教。这里指接到来信。
3、窃:私.私自。这里用作谦词。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游处:同游共处,即同事交往的意思。
4、操:持,使用。术:方法,主张。
5、强聒(guō):硬在耳边啰嗦,强作解说。聒:语声嘈杂。
6、略:简略。上报:给您写。回信:指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一封来信后的简答。
7、重(chóng)念:再三想想。视遇厚:看重的意思,视遇:看待。
8、反复:指书信往来。卤莽:简慢无礼。
9、具道:详细说明。所以:原委。
10、冀(jì):希望。
11、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12、名实:名义和实际。尤在名实,一作尤在于名实。
13、怨谤(bàng):怨恨,指责。
14、人主:皇帝。这里指宋神宗赵顼。
15、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订。
《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
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答司马谏议书》赏析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
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这篇短信笔力精锐,文字经济而富有说服力,语气委婉而严正,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作者的修辞和逻辑推理是根据对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运用了反驳、引导、对比、证明、启发、类推等方法,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逼进进行的,它是驳念性政论文的典范之作。
《答司马谏议书》创作背景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信,他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答司马谏议书》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免责声明:
本文《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翻译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翻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36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52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83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61
如何避免孩子看电视吃零食
孩子在选择看电视吃零食时会产生众多的问题,一般建议家长直接给孩子制定对应的规则。在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制定合适的时间避免孩子失去了自主权,当然适当的给孩子看电视,也能够满足孩子掌握时间,尊...
阅读: 580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更加环保,应该学会废物回收利用。当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之后,孩子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般重复使用的东西,孩子能够慢慢的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加重...
阅读: 567
热门文章
1.怎么防止孩子打赏网红
- 1
- 怎么防止孩子打赏网红
- 2022-12-27
- 1
2.父母在孩子面前打架的影响
- 2
- 父母在孩子面前打架的影响
- 2022-12-27
- 2
3.先教孩子说什么话比较好
- 3
- 先教孩子说什么话比较好
- 2022-12-27
- 3
4.宝宝5岁不会说话怎么办
- 4
- 宝宝5岁不会说话怎么办
- 2023-01-03
- 4
5.家长可以做什么学前教育
- 5
- 家长可以做什么学前教育
- 2023-01-03
- 5
6.孩子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 6
- 孩子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 2022-12-27
- 6
7.孩子高三一定要补课吗
- 7
- 孩子高三一定要补课吗
- 2023-01-03
- 7
8.学前教育重要吗
- 8
- 学前教育重要吗
- 2023-01-05
- 8
9.怎么让孩子接触网络
- 9
- 怎么让孩子接触网络
- 2022-12-27
- 9
10.如果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 10
- 如果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 2022-12-27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