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体现了小草什么精神 赋得古原草送别赞美了小草什么精神
2025-02-10 11:32:35阅读量:31 字体:大 中 小
《赋得古原草送别》赞美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全诗诗前六句表达对小草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语速较缓漫,语调下沉,传达出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赏析
《草》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古原上野草的景色,实际上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诗的一、二句描写了春草的茂盛,以及春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规律;诗的三、四句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的五、六句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诗的最后两句用绵绵不尽的春草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整篇文章看似写草,实际是借草取喻,用草的茂盛来比喻自己和友人之间的情谊,十分巧妙。
免责声明:
本文《赋得古原草送别体现了小草什么精神 赋得古原草送别赞美了小草什么精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64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92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6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12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40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717
热门文章
1.宝宝特别胆小怎么办
- 1

- 宝宝特别胆小怎么办
- 2023-01-06
- 1
2.怎么样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2

- 怎么样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 2022-12-27
- 2
3.经常骂孩子有哪些影响
- 3

- 经常骂孩子有哪些影响
- 2022-12-28
- 3
4.万事包办对孩子有影响吗
- 4

- 万事包办对孩子有影响吗
- 2022-12-28
- 4
5.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5

-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2022-12-28
- 5
6.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6

- 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2022-12-27
- 6
7.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7

-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2022-12-27
- 7
8.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8

- 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2023-01-03
- 8
9.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9

- 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022-12-27
- 9
10.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10

- 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022-12-27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