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哪里 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哪

2025-02-10 02:32:51阅读量:33 字体:

“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原文为“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恶事里,淫乱是最恶的事;要评论一个人的善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里怎么想;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那么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哪里 君子论迹不论心出自哪

《围炉夜话》赏析

《围炉夜话》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成书于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自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人们案头的必备之书。

《围炉夜话》作者介绍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湖北荆州府枝江(今湖北宜都)人,清代学者,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二十五日巳时,王永彬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王永彬为南宋孝宗朝名臣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于乾隆年间,迁至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石门坎)。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二十三日亥时生,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治版本《枝江县志》,担任“分修”。

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

王永彬涉猎广泛,在著述授业之余,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尤好吟诗,著有《围炉夜话》,与洪应明之《菜根谭》、陈继儒之《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推荐阅读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7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13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40

  •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719

  •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其实是比较优秀的表现,只有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那边学习知识,才能够遵守对应的规则。当然也能够满足底线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在成长阶段还...

    阅读: 718

  • 宝宝爱看电视可以吗

    宝宝爱看电视可以吗

    宝宝在成长阶段可以适当的看电视,但是不能够经常看电视。要是宝宝的年龄还特别小,眼部正在发育,这时候宝宝选择看电视会导致视力下降,也容易出现散光近视等等问题。一旦形成这些问题之后,可能会对宝宝的眼部发育...

    阅读: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