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概括

2025-02-27 08:35:06阅读量:29 字体:

《寂静的春天》讲述了人们由于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与杀毒剂,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最终也将危及人类自身。在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土壤、水源、动植物之间的生态网络,说明了化学药剂对大自然的危害;在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细致讲述了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毒害问题。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概括

《寂静的春天》赏析

该书以寓言式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书的前半部分,对土壤、植物、动物、水源等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的讲解,说明了化学药剂对大自然产生的毒害;后半部分则针对人类生活所接触的化学毒害问题,提出严重的警告。

作者以详尽的阐释和独到的分析,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人类不断想控制自然的结果,却使生态破坏殆尽,也在不知不觉间累积毒物于自身甚至遗祸子孙。

该书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作者在书中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寂静的春天》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正值二战之后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期,美国的企业界为了经济开发而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自然,“三废”污染严重。特别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木材出口,美国农业部放任财大气粗的化学工业界开发DDT等剧毒杀虫剂并不顾后果地执行大规模空中喷洒计划。导致鸟类、鱼类和益虫大量死亡,而害虫却因产生抗体而日益猖獗。化学毒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

当自然、生物甚至人类受到伤害时,责任感和科学家的良知使卡逊不能沉默。在身患绝症,靠放疗维持生命,几乎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她只身面对企业界和政府官僚科研机构权威们的强大压力,对只顾商业利益不顾人类安危的工业集团和曾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化学药品DDT提出了挑战:她专门研究危害不次于辐射性的“死神的特效药”(剧毒农药),开始了她称之为“讨伐”恶势力的行动。

经过4年顽强刻苦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寂静的春天》,该书于1962年出版。

《寂静的春天》作者介绍

蕾切尔·卡逊(1907—1964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爱好文学,热爱大自然,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曾在马里兰大学教授动物学,1936年受聘至美国渔业管理局工作,后成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创者。她所作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另著有《在海风下》《环绕我们的海洋》《海的边缘》等。

推荐阅读

  •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更加环保,应该学会废物回收利用。当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之后,孩子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般重复使用的东西,孩子能够慢慢的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加重...

    阅读: 572

  •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满嘴脏话,此时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淡化处理。可能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满嘴脏话之后会直接责骂孩子,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孩子在说脏话时,可能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家长应该...

    阅读: 545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40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575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35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