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古诗翻译 病牛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2025-02-10 02:13:34阅读量:32 字体:大 中 小
《病牛》的译文:病牛耕耘了千亩田地,生产了无数粮食,累到精疲力尽,谁会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只要能让天下苍生都吃饱,即使瘦弱得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病牛》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全诗以牛自喻,表达了诗人志在众生、竭力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病牛》
李纲 〔宋代〕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复:又,再。
伤:哀怜,同情。
但得:只要能让。
众生:大众百姓。
不辞:不推辞。
羸(léi)病:瘦弱有病。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赏析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免责声明:
本文《病牛古诗翻译 病牛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孩子如何交朋友合适
孩子想要跟别人交朋友时,家长应该教导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其实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往往是交往的第1步,一旦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定期不定期的邀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面做客,这样能够让孩子体会到...
阅读: 612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孩子也需要做到保护好自己,一般在外面碰到陌生人时,孩子尽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水果零食等等。要时时刻刻的处于警惕的状态,而碰到陌生人来接孩子放学时孩子不要跟...
阅读: 610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平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众多的影响,比如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在犯错误或者是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所体现的态度,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01、一般孩子的为人处事自信等等都跟家长的态...
阅读: 587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家长要适当的调节心态,给孩子信心。要尽可能的学做打气筒,慢慢的让孩子爱上数学。其实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的慢,建议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
阅读: 617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74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90
热门文章
1.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1

- 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022-12-27
- 1
2.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

- 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022-12-27
- 2
3.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3

-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2022-12-22
- 3
4.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4

- 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2023-01-03
- 4
5.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5

- 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2023-01-03
- 5
6.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6

- 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2022-12-22
- 6
7.怎么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 7

- 怎么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 2023-01-03
- 7
8.怎样培养宝宝好习惯
- 8

- 怎样培养宝宝好习惯
- 2023-01-31
- 8
9.怎样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 9

- 怎样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 2023-01-03
- 9
10.孩子如何才能独立
- 10

- 孩子如何才能独立
- 2023-01-13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