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
2025-02-10 01:31:34阅读量:19 字体:大 中 小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隐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部分,每部分各12首,一共有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那么《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什么呢?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长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的一个场景。“绩麻”是说妇女们在白天干完活之后,晚上还有搓麻线再织成布。“童孙”指孩子们即使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但是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欢劳动,也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都是农村中十分常见的场景。
这首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非常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读来逸趣横生。
免责声明:
本文《《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90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70
如何避免孩子看电视吃零食
孩子在选择看电视吃零食时会产生众多的问题,一般建议家长直接给孩子制定对应的规则。在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制定合适的时间避免孩子失去了自主权,当然适当的给孩子看电视,也能够满足孩子掌握时间,尊...
阅读: 597
孩子怎么做比较环保
孩子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更加环保,应该学会废物回收利用。当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念之后,孩子就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般重复使用的东西,孩子能够慢慢的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加重...
阅读: 573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满嘴脏话,此时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淡化处理。可能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满嘴脏话之后会直接责骂孩子,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孩子在说脏话时,可能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家长应该...
阅读: 549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45
热门文章
1.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1
-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 2022-12-28
- 1
2.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2
- 为什么孩子的脾气见长
- 2022-12-27
- 2
3.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3
-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怎么样有哪些体现
- 2022-12-27
- 3
4.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4
- 从宝宝入园前需要培养生活习惯有哪些
- 2023-01-03
- 4
5.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5
- 培养宝宝的必要的习惯有哪些
- 2022-12-27
- 5
6.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6
- 培养宝宝看书习惯的方式
- 2022-12-27
- 6
7.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7
-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方式
- 2022-12-22
- 7
8.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8
- 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怎么办
- 2023-01-03
- 8
9.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9
- 家长培养宝宝的餐桌好习惯的建议
- 2023-01-03
- 9
10.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10
- 怎么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
- 2022-12-22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