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七步诗的意思 反七步诗翻译

2025-02-10 00:35:58阅读量:24 字体:

意思:锅里煮着豆子,豆萁在锅下燃烧,等豆子熟透了的时候,豆萁已化为了灰烬。熟了的豆子变成酒席上的佳肴,变成灰烬的豆萁则成了田中的肥料。如果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怎么会愿意牺牲自己为兄弟奉献呢?《反七步诗》是1943年7月7日郭沫若居重庆时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兄弟一场,互助友爱的精神。

反七步诗的意思 反七步诗翻译

《反七步诗》原文

《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反七步诗》注释

燃:燃烧。

灰:灰烬。

席:酒席。

珍:佳肴。

肥:肥料。

《反七步诗》赏析

曹植《七步诗》的立意是站在“豆”的立场(自己的立场)写“萁”的煎迫(曹丕的迫害)是过火和无情的。郭沫若则认为如果从“萁”的角度来思考,“萁”是具有成全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的。因此,基于这种理解,郭沫若仿《七步诗》写下了一首立意不同的“翻案剥皮诗”——《反七步诗》。

他认为,对于“豆”,“萁”的煎迫是过火无情的;而对于“萁”,这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豆萁燃烧自己是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它身上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这是兄弟一场,互助友爱的生动写照。

《反七步诗》创作背景

诗写于1943年7月7日,当时郭沫若居重庆,抗日战争正处相持阶段,“大后方”的文坛上,有一股“厚古薄今,尊崇先人”的风气,但郭沫若敢于迎流而上,翻起“以事求是,古为今用”的旗帜。为此,“有点历史癖”的郭沫若,以饱满的激情,冒着巴蜀盛暑,一气呵成地写作了长达万言的史论宏文《论曹植》,这首《反七步诗》即附在此文之末。

《反七步诗》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

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并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作品。他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78年6月12日因病于北京逝世,时年86岁。

推荐阅读

  • 被老师体罚怎么办

    被老师体罚怎么办

    简要回答从自身出发。学生被老师体罚之后,可能是某些因素的影响,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先找到老师体罚你的具体原因,然后主动的找老师认错,可能要面临写保证书的情况,建议小伙伴们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要多学习。...

    阅读: 542

  • 同学之间有矛盾怎么办

    同学之间有矛盾怎么办

    尽量多忍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建议小伙伴们时时刻刻告知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我们在面对矛盾的时候,尽量以宽容的态度去面对矛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需要换位思考。01...

    阅读: 555

  • 怎么避免校园暴力

    怎么避免校园暴力

    跟孩子灌输反欺凌的想法。有些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以后他不会告诉任何人,其实孩子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经常被欺负,建议家长及时的给孩子灌输反欺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避免孩子在学校被打被嘲笑等等情况。01...

    阅读: 574

  • 不想参加同学聚会怎么办

    不想参加同学聚会怎么办

    直接拒绝。别人邀请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你要是不想去可以直接拒绝,比如我那时候正好有事情就不能过去了,在拒绝的时候态度要明确,不要给别人模棱两可的看法,可能别人会觉得我在适当的多说几句你就会参加同学聚...

    阅读: 565

  • 入园分离焦虑症怎么缓解

    入园分离焦虑症怎么缓解

    给孩子做心理建设。现在有很多孩子在到了三四岁的时候都会被家长送去幼儿园上学,不过这也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长。肯定会有一些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家长这个时候应该提前给孩子做准备。01、在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告...

    阅读: 574

  •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做孩子的后盾。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校园当中经常会有校园欺凌的情况发生,很多孩子在接受了校园欺凌之后都会忍气吞声,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会告诉自己的家长,这个时候家长处理方法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走向。01、...

    阅读: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