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这首诗的作者是

2025-02-10 00:34:34阅读量:21 字体:

作者是毛泽东,于1910年所创作。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孩儿立志出乡关”出自《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孩儿立志出乡关这首诗的作者是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原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翻译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

死后埋葬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注释

1、西乡隆盛:(1828—1877),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维新志士,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2、乡关:即故乡,家乡。如崔颢《黄鹤楼》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桑梓地: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诗经·小雅·小弁》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4、青山:象征祖国的山河秀丽。人生无处不青山,意思是说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赏析

起首两句直抒胸臆,叙述出作者心中立志走出家乡,不创造一番事业不还乡的抱负与志向。后两句引经据典,将前句所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在改用日本诗人词句的同时,引用中国经书上经典词句,表达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四海为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

推荐阅读

  •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做孩子的后盾。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校园当中经常会有校园欺凌的情况发生,很多孩子在接受了校园欺凌之后都会忍气吞声,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会告诉自己的家长,这个时候家长处理方法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走向。01、...

    阅读: 541

  • 校园暴力很广泛吗

    校园暴力很广泛吗

    是的。现在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我们越来越知道在全国各地都有着校园暴力的发生,校园暴力说的就是孩子们在学校接受辱骂欺凌甚至是挨打,孩子长期接受校园暴力,会导致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01、在广泛传播的一些校园...

    阅读: 554

  • 宿舍矛盾通常怎么解决好

    宿舍矛盾通常怎么解决好

    如果宿舍中出现了矛盾,这时候想要合理的解决,通常情况下要采用沟通的方式,毕竟大众自己也知道,人无完人在沟通的时候,只有合理的解决才能够解决众多的难题,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现舍友有问题的时候,不要争...

    阅读: 589

  • “神兽”返校了老师的注意事项

    “神兽”返校了老师的注意事项

    所谓的神兽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孩子现如今已经到了上学的时候,由于孩子活泼好动,话也特别的多,平时比较喜欢大喊大叫,情绪也变化无常。而孩子总是大喊大叫,容易出现嗓子方面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需要及时的关注...

    阅读: 533

  • 女人学习什么技能好

    女人学习什么技能好

    现在的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一般女人想要学习对应技能的时候,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而女人可以尝试学习茶艺。茶艺主要是一种文化,当然它也是艺术的体现,能够更好的提高女孩子的修养。现如今在众多的场所当中,可能会...

    阅读: 582

  • 高考前怎么能减少焦虑

    高考前怎么能减少焦虑

    高考前焦虑的话,不要去逃避。大多数人在高考前就是会焦虑的,在焦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缓解焦虑,一般焦虑都是因为该害怕自己考不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复习复习,让自己更加踏实一点。01、掺杂一点...

    阅读: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