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出自哪本书 进中举故事梗概

2025-02-09 21:22:35阅读量:25 字体: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讲的是范进为了考取功名受尽人们的讥笑嘲讽,不惜让自己亲人饿肚子,终于考上了举人。但是由于他过于兴奋,神经错乱了起来,被胡屠夫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后来周围的人对范进态度发生巨大变化,对他前呼后拥的故事。

范进中举出自哪本书 进中举故事梗概

  范进中举故事解析

1、进中了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但是丈人并没有看好范进,还是认为范进没有出息,而范进也并不想止步于此。

2、翻进去省城参加乡试,即便是母亲和妻子饿肚子也要参加考试。因为范进想要求得功名与富贵,所以瞒着丈人就去参加考试了。

3、在发榜的那一天,家里已经没有米吃饭了,范进到市集上去卖鸡,这个时候中举的喜报传来了,邻居赶紧拉范进去看喜报。这是情节发展的重要部分,范进的命运就因为喜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范进本人并没有见到喜报,所以不敢相信,这一段反映了范进在赶考的20年内,连续的失败在自己心头留下了屈辱感。

4、范进亲眼看见喜报之后,欣喜过头便有点疯癫了,于是他的丈人胡屠夫扇了他一巴掌,他才清醒过来。当范进清醒之后,也在嘴里念叨着:“噫!好!我中了!”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反应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利禄到达了癫狂的状态,现在真的高中了,自身才会过于兴奋导致这样的状态。

5、范进中举后,曾经做过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也将他捧上了天。

《范进中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也生动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用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丑恶的事物。

范进介绍

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

他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受人冷遇,遭人歧视,好不容易到54岁才勉强进了学,算个秀才。他丈人胡屠户骂他“现世宝”。他也只唯唯诺诺,怯懦地回答:“岳父见教的是。”有时被骂得“摸门不着”,甚至把臭痰吐他一脸,也没半点儿脾气。

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即使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也还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着急。

同时,他又名利熏心,拼命追求举人、进士,热衷做官为宦。他饱经科场打击,受尽了冷嘲热讽,但并未使他追求功名的热心减退。到了54岁的晚年,仍然以“童生”资格,在腊月寒风中,披着破烂的麻布直裰,冻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真是可怜、可叹又可笑。

说他呆头呆脑,又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

最后,范进这种百无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从这里读者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场的黑暗。

范进中举的主旨

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进将自己20到54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范进一旦中举,34年的折磨摧残,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都在“疯”中爆发出来.文中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际遇、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生动地刻画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儒林外史》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范进中举作者介绍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推荐阅读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6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10

  •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分床睡什么时候合理

    孩子一般三周岁之后可以尝试分床睡,而5周岁的时候孩子是最适合分床睡的时间段。因为给孩子分床睡之后,能够产生众多的好处,当然有些孩子选择三周岁的时候分床睡,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

    阅读: 739

  •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哪些事情是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会直接选择站着说话。虽然这是常态,但是对孩子会造成隐性的伤害,平时在说话时父母不停的在说,孩子总是会仰着头看着父母。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孩子会觉得自己低...

    阅读: 714

  •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其实是比较优秀的表现,只有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那边学习知识,才能够遵守对应的规则。当然也能够满足底线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在成长阶段还...

    阅读: 717

  • 宝宝爱看电视可以吗

    宝宝爱看电视可以吗

    宝宝在成长阶段可以适当的看电视,但是不能够经常看电视。要是宝宝的年龄还特别小,眼部正在发育,这时候宝宝选择看电视会导致视力下降,也容易出现散光近视等等问题。一旦形成这些问题之后,可能会对宝宝的眼部发育...

    阅读: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