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原文

2025-02-09 19:04:50阅读量:20 字体:

全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他三尺又何妨”出自清代张英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全文语句简短,表达意思却明了,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原文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翻译

千里寄信而来只是因为墙,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万里长城如今仍在,可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注释

1、修书:写信。

2、又何妨:又有什么关系。

3、犹在:还存在。犹:还;尚且。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赏析

这首诗的本意很通俗易懂,第一句就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原因,第二句是在劝诫家人要心胸开阔,不要因为三尺之地闹的邻居之间不愉悦。第三句和第四句进而深化主题,万里的长城到现在还在,但是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却不在了。

后来张家人收到这封家书后,豁然开朗,并主动让出了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是被感动到,同时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创作背景

张英是安徽人,当时他在京城为官时,老家在盖房子时与邻居叶秀才发生了纠纷。张英的管家要按地契将房子紧挨叶秀才家,但叶秀才觉得他们应该让出三尺地来过路,管家不同意,叶秀才于是一纸状纸将张家告上县衙。

管家只得写信请示老爷张英,张英于是回了这首《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全诗只有28个这,却解决了这个官司。

这封信的事后来让叶秀才知道了,十分佩服张英的为人,对方明明是朝中官员,却能不欺压自己,如此大度。他二话不说也将自家的墙退后了三尺,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子。一首28字的小诗,解决了一场官司,成为一时佳话,如今这条“六尺巷”在当地已成了一处历史名胜。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作者介绍

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名相张廷玉之父。张秉彝第五子。相继任《国史馆文略》、《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和《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

推荐阅读

  • 考试的时候紧张咋办

    考试的时候紧张咋办

    考试前运动。可以在考试之前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有氧运动,可以比较有效的缓解考试的时候紧张,心跳加快,另外也需要在日常进行运动,可以保证考试的时候状态更好。01、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考试之前30分钟可以闭上...

    阅读: 629

  •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提前做预习。在开设一个新的篇章之前,要提前做预习,先把课本上的内容给熟悉,最好可以吃透,这样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延伸其他的内容的时候跟得上思路。详细内容01、及时查缺补漏。感觉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听...

    阅读: 605

  • 练字需要用什么笔

    练字需要用什么笔

    新手选钢笔。在挑选钢笔的时,尽量选择笔头比较尖的钢笔,也不建议使用太昂贵的钢笔,一般30元左右的就可以,建议使用蓝色墨水,另外在使用钢笔写字的时候不要太用力。01、不适合使用圆珠笔。圆珠笔的鼻尖比较圆...

    阅读: 576

  • 你为什么想学英语,这是前辈们的回答

    你为什么想学英语,这是前辈们的回答

    语言的学习之路,整体来说是比较漫长的,有很多孩子本身对于学英语是较为抵触的,也有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我明明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去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呢?通过前辈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去了解到为什么要去学习英语。英...

    阅读: 578

  • 孩子如何交朋友合适

    孩子如何交朋友合适

    孩子想要跟别人交朋友时,家长应该教导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其实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往往是交往的第1步,一旦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定期不定期的邀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面做客,这样能够让孩子体会到...

    阅读: 607

  •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孩子也需要做到保护好自己,一般在外面碰到陌生人时,孩子尽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水果零食等等。要时时刻刻的处于警惕的状态,而碰到陌生人来接孩子放学时孩子不要跟...

    阅读: 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