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陆游古诗解释 时雨陆游古诗翻译

2025-02-09 23:44:55阅读量:24 字体:

解释

到了芒种这个节气,雨很应时地下了起来,人们在田地里忙着插秧。

家家户户吃着香喷喷的麦饭,田野四处飘荡着悠扬的菱歌(乡土歌谣)。

我老了,也懒得下地干活,终日倚在竹床上。

稀疏花白的头发也不用梳理,好在这场应时的雨让人感觉很凉爽。

庭院树上传来各种清脆的鸟叫声,藤架中的花儿也散发着幽香。

羽毛被打湿的黄莺不愿离去,鸣叫着,好像在劝我喝一杯酒。

好在天下太平,四海的百姓都忙于农事。

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穷困,他们正唱着《击壤歌》赞美着太平盛世。

时雨陆游古诗解释 时雨陆游古诗翻译

《时雨》原文

时雨

南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时雨》注释

1、时雨:应时的雨水。

2、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6月5日或6日。

3、麦饭:大麦粒和豆煮的饭。

4、菱歌:采菱之歌。

5、惰农:不勤于耕作的农民。

6、永日:从早到晚;整天。

7、衰发:衰,在此读作“cuī”,白发。

8、不栉:不束发。

9、击壤:古游戏名,一般认为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

《时雨》赏析

陆游这首《时雨》描写了芒种来临时,家家户户农忙的景象。“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生动反映芒种时节播种谷类、收割麦类的景象,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晚年的悠闲生活和所处社会的一片祥和之情。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看出晚年的陆游是热爱生活的,从生活中寻求诗歌的灵感,写生活场景、写闲情逸趣,用文字还原质朴的乡间芒种生活。

陆游就是这样一位懂得生活,热爱生活,歌吟生活的大诗人。在他的笔下,芒种充满了诗意、烟火气、舌尖味,从而让我们更加珍惜芒种好时节。

《时雨》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年老时,躺在竹床上,由感而发。

《时雨》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推荐阅读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66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602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63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90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6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