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马说作者

2025-02-09 18:19:17阅读量:24 字体: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这匹千里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面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初中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马说作者

《马说》注释

1、马说:韩愈《昌黎先生集》中有《杂说四首》,这是第四篇。原本无题,为近人所加。“说”是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

2、伯乐:相传古之善相马者。一说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曾荐方九堙为秦穆公相马,认为相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有人说这就是孙阳,称孙阳伯乐。再一说春秋末赵简子之臣邮无恤,字子良,号伯乐,亦称王良,善御马,又善相马。《吕氏春秋·观表》论古之相马者说:“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方九堙,尤尽其妙矣。”又一说,伯乐本星名,主管天马。

3、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在马夫、仆役一类人的手中受辱。祗,同“只”,只是。一作“只”。辱,受屈辱。于,表被动。奴隶人,本是地位低下受奴役之人,此指马夫、仆役一类人。

4、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本意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汉书·扬雄传》颜注曰:“骈,并也。”槽枥(cáo lì):马槽。槽,盛草类、豆类等饲料的器具。枥,马厩,马饮食和宿歇的处所。

5、不以千里称:不把它称为千里马。称,称赞,称名。

6、马之千里者:能行千里的马。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7、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用作动词,吃尽。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石(古书中读shí,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8、食(sì):同“饲”,喂养。以下除“食不饱”的“食”念shí,其余的“食”都念sì。

9、其:代词,指千里马。能千里:能走千里。

10、是:这,指示代词。

11、能:才能。

12、才美不外见(xiàn):出众的才能不能表现在外。才美,出众的才华。见,同“现”,显现。

1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与普通马一样奔跑尚且不可能办到。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不可得,不可能。

14、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千里:指日行千里。

15、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不以其道,不用正确的方法。

16、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指日行千里的才能。

1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8、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来到它的面前。临,面对,接近。

19、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20、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邪:同“耶”,表反问,可译为“吗”。

21、其:表推测,可译为“恐怕”。

《马说》赏析

这篇寓言性的短论通过对世上有无千里马这一问题的反复论证,归结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知马的伯乐,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此文通篇托物寓意,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运用比喻,宛转地说明道理,构思精巧,形象生动。全文语言简炼,长短句相间,语气有陈述、疑问、感叹,行文富于变化,达到了说理深刻、论证有力的效果。

《马说》创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作《马说》的思想基础,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马说》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推荐阅读

  •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满嘴脏话父母要怎么办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满嘴脏话,此时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淡化处理。可能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满嘴脏话之后会直接责骂孩子,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般孩子在说脏话时,可能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家长应该...

    阅读: 575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65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602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62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89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