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

2025-02-09 17:33:15阅读量:26 字体: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

《工之侨献琴》出自《郁离子》,《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

工之侨得到了一棵桐树,将它制成了一张琴,弹奏起来,琴声非常好听。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召集国内有名的乐师来鉴定,他们看了看,说:“这不是古琴。”便把琴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后,精心装裱一番,然后把琴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一年后,工之侨把琴挖出来,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个大官出一百两黄金买了去,把它献给朝廷。朝廷的乐官个个争相传看,由衷地感叹着:“这张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说后,感叹道:“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啊。”

推荐阅读

  • 怎么夸奖孩子呢

    怎么夸奖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要学会夸奖孩子,一般在夸奖孩子时,要在孩子做事情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做事情之前就夸奖孩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一般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要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太喜欢写作...

    阅读: 548

  •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过度宠溺孩子的危害

    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度宠溺孩子,一旦过度宠溺孩子之后,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有很多家长,他们往往会过度的宠溺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味的要求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可...

    阅读: 584

  •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养孩子为什么那么累

    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觉得特别累,主要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现在有众多家长发现养孩子根本就养不起,其实孩子在比较小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品,孩子长大以后需要参加培训班兴趣班,面对这些情况可能会在无形中给父母增加了压...

    阅读: 546

  •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哪些方式是保护孩子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常识,比如孩子要掌握水果店等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还需要明辨水能灭火水能导电,这些虽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孩子要是自己不知道,可能就不会对...

    阅读: 574

  •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孩子为什么出现玻璃心

    所谓玻璃心代表孩子的心灵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也十分的脆弱,平时孩子听不得重话,孩子之所以出现玻璃心,主要是孩子受到了众多的赞美,而忽略了本质。大部分孩子他们的父母需要出去工作,平常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而...

    阅读: 558

  •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养成哪些习惯对宝宝的学习好

    宝宝在学习期间,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特别的均衡,孩子在上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孩子只有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才能够改善众多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会让孩子变得更加...

    阅读: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