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学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2025-02-09 16:13:19阅读量:25 字体:大 中 小
道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与君王是对立统一的,人民能成就君王,更能推翻君王的统治。这句话是为了告诫君王要善待人民。它出自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之笔,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相关故事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
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免责声明:
本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学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学道理是什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影响
平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众多的影响,比如会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在犯错误或者是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所体现的态度,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01、一般孩子的为人处事自信等等都跟家长的态...
阅读: 545
如何让宝宝爱上数学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家长要适当的调节心态,给孩子信心。要尽可能的学做打气筒,慢慢的让孩子爱上数学。其实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的慢,建议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
阅读: 583
需要孩子长期坚持做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做某些事情,比如坚持给孩子读绘本,能够让孩子收获到阅读的乐趣。读绘本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玩具,慢慢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有好的艺术品味,有丰富的创造力...
阅读: 541
为什么有些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要是永远长不大,跟父母的教养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特别的好,让孩子缺乏了独立性。一般过分保护型的家长,让孩子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众多的事情,其实父母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也会是一种伤害,...
阅读: 558
哪些行为是伤害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父母一些看似比较正常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孩子,比如有些父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一些事情,而这时候父母却选择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会让孩子不愉快,也会让孩子...
阅读: 590
如何改变孩子耍赖皮
有些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间段,经常出现耍赖皮的情况,父母面对孩子耍赖皮时应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在耍赖皮时,父母可以找来孩子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慢慢的就会忘记耍赖皮这件事...
阅读: 568
热门文章
1.上网课必须要好好听吗
- 1
- 上网课必须要好好听吗
- 2023-01-05
- 1
2.做亲子鉴定对孩子有伤害吗
- 2
- 做亲子鉴定对孩子有伤害吗
- 2023-01-06
- 2
3.孩子可以参加冬令营吗
- 3
- 孩子可以参加冬令营吗
- 2023-01-07
- 3
4.太依赖父母的孩子有哪些危害
- 4
- 太依赖父母的孩子有哪些危害
- 2023-01-05
- 4
5.怎么能让孩子不依赖父母
- 5
- 怎么能让孩子不依赖父母
- 2022-12-27
- 5
6.孩子总是哭闹说明什么
- 6
- 孩子总是哭闹说明什么
- 2022-12-27
- 6
7.遇到亲戚家的熊孩子怎么办
- 7
- 遇到亲戚家的熊孩子怎么办
- 2023-01-03
- 7
8.看见孩子就讨厌怎么办
- 8
- 看见孩子就讨厌怎么办
- 2022-12-28
- 8
9.孩子可以做什么家务
- 9
- 孩子可以做什么家务
- 2023-01-12
- 9
10.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 10
- 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 2022-12-27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