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5-02-09 16:12:23阅读量:25 字体:

翻译

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儿子。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

于令仪按照他的要求给了他。等到小偷要离开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非常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会被人盘问,留下钱财,到了第二天再拿走。”小偷非常感动、惭愧,最终成为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于令仪诲人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市井:经商。

2、长(zhǎng)厚:年长而厚道(厚:宽厚)。

3、盗:小偷。

4、乃:原来。

5、素:向来。

6、邪:同“耶”,表疑问、反问语气。

7、十千:指十千(铜钱)。

8、去:离开,使去:拿走。

9、足:足够。

10、使:让。

11、卒:最后,最终。

12、明:今之次,下一个。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于令仪诲人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于令仪诲人作者介绍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推荐阅读

  •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该怎么做?

    做孩子的后盾。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校园当中经常会有校园欺凌的情况发生,很多孩子在接受了校园欺凌之后都会忍气吞声,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会告诉自己的家长,这个时候家长处理方法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走向。01、...

    阅读: 534

  • 校园暴力很广泛吗

    校园暴力很广泛吗

    是的。现在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我们越来越知道在全国各地都有着校园暴力的发生,校园暴力说的就是孩子们在学校接受辱骂欺凌甚至是挨打,孩子长期接受校园暴力,会导致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01、在广泛传播的一些校园...

    阅读: 548

  • 宿舍矛盾通常怎么解决好

    宿舍矛盾通常怎么解决好

    如果宿舍中出现了矛盾,这时候想要合理的解决,通常情况下要采用沟通的方式,毕竟大众自己也知道,人无完人在沟通的时候,只有合理的解决才能够解决众多的难题,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现舍友有问题的时候,不要争...

    阅读: 581

  • “神兽”返校了老师的注意事项

    “神兽”返校了老师的注意事项

    所谓的神兽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孩子现如今已经到了上学的时候,由于孩子活泼好动,话也特别的多,平时比较喜欢大喊大叫,情绪也变化无常。而孩子总是大喊大叫,容易出现嗓子方面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需要及时的关注...

    阅读: 523

  • 女人学习什么技能好

    女人学习什么技能好

    现在的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一般女人想要学习对应技能的时候,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而女人可以尝试学习茶艺。茶艺主要是一种文化,当然它也是艺术的体现,能够更好的提高女孩子的修养。现如今在众多的场所当中,可能会...

    阅读: 576

  • 高考前怎么能减少焦虑

    高考前怎么能减少焦虑

    高考前焦虑的话,不要去逃避。大多数人在高考前就是会焦虑的,在焦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缓解焦虑,一般焦虑都是因为该害怕自己考不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复习复习,让自己更加踏实一点。01、掺杂一点...

    阅读: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