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是什么心理?
2023-01-22 01:32:52阅读量:101 字体:大 中 小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是什么心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现如今的社会上,巨婴现象越来越严重。你觉得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是什么心理?
01
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从孩子身上能看出家长的品德和作风。因为家长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来要求、教育和影响孩子,因此家长本身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家庭教育的成败。所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对于搞好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当家长不容易,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更不容易。
在上大学以前,家长对学习成绩的挑剔,应该是很多曾经的孩子心中不可说的痛。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挑剔之处,会变得越来越多。其实,挑剔的家长,更容易把孩子培养成“巨婴”。与表面上所看到的不同,家长挑剔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长通过挑剔孩子的种种,达到告知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目的,但这就等于直接扼杀了孩子尝试的可能性。
明明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地做“人生选择题”的权利,可有人却偏偏因为挑剔的家长,还没“做题”,就已经被告知哪些选项的答案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自主判断的能力,凡事都依赖于家长的意见,“巨婴”、“妈宝男”、“妈宝女”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巨婴”现象泛滥,的确与家长过多地给予意见有关。
其实,家长不是真的想挑剔孩子,他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挑剔。家长的挑剔,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们的心理预设。当偏离他们期待的时候,挑剔也就越来越多。其次,父辈的价值观念往往不同于晚辈的价值观念,他们依仗着固有的审美、判断对后辈进行提点,便成为了挑剔。再次,家长老是挑剔,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太爱,就想他们事事都好,便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发表意见,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他们觉得自己当年掉进的坑、吃过的亏,没必要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一次。
比起挑剔,家长要承认自身的不足,不要把奢望当成合理的要求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要单一地以世俗的“优秀”来限制孩子。
用爱去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培养出自尊自重自爱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所期盼的,勿让挑剔伤了孩子的心。
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1、自身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子女的榜样。
2、不断学习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对子女耐心诱导,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02
巨婴是现在提及较多的一词,是指一些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智上还是婴儿状态的人。而巨婴的产生和他们的家庭分不开。记得最早的关于类似巨婴的新闻应该是一些大学生家长陪读的新闻,许多大学生从小被家长照顾,没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有的甚至在人际交往方面都会存在问题,所以他们的父母完全不放心已经长大的他们离开自己太遥远,即使进入了大学依然要陪读,照顾他们日常起居和饮食。
而现在的巨婴发展成为了,动车上车前为了等自己的老公进站,趴着车门不让关,看电影时自己占座不够,还要用占旁边的座位放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为了自己而转,一切都要以自己的需求为前提,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就是从小养成的。
为什么说成年人还会有巨婴的心态?
对于一个成熟的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应该是经济独立、生活独立、感情独立。可是看看我们的教养方式,从读书开始直到24岁,长的还可能到27岁才能毕业,较长时间的在校,延后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时间点,他们缺乏自己需要独立的意识,有家庭作为依靠,为什么要自己费力独立呢?
另一方面,家庭的影响,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最初目的肯定不是想培养出一个巨婴,只是他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些理性,在教养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什么影响。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有的家长会理性爱孩子,给孩子机会试错和成长,有的家长就过分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许多决定,夺走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
03
对于一个成熟的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应该是经济独立、生活独立、感情独立。可是看看我们的教养方式,从读书开始直到24岁,长的还可能到27岁才能毕业,较长时间的在校,延后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时间点,他们缺乏自己需要独立的意识,有家庭作为依靠,为什么要自己费力独立呢?
另一方面,家庭的影响,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最初目的肯定不是想培养出一个巨婴,只是他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些理性,在教养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什么影响。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有的家长会理性爱孩子,给孩子机会试错和成长,有的家长就过分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许多决定,夺走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
04
有些父母期望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特别的依赖,最好一辈子都不能完全独立,这样就能“一家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起”。其实,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只要强化孩子性格中的无力感,培养出巨婴人格就可以了。巨婴不但会一辈子成为父母的“好孩子”,而且还特别孝顺,唯父母之命是从,非常暖心。
那么,一个人内心的无力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制造外在的压力,一个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缺陷。所谓制造外在的压力,就是多使用家庭暴力,彻底把孩子打服,使他感觉到自己无力、虚弱,最后形成心理定势,奴性也就出来了。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这个道理。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不可轻易丢弃。
除了暴力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手法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缺陷,让他的内心不断的形成冲突,心理能量不断的流失,从而倍感无力。而被无力感控制的人,就会特别依赖父母,成年后也是一个宝乖乖,让人放心。
05
1、始终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对孩子好,一味的给予孩子他们认为是对是好的。而从来不问不想这个是否是孩子想要的。
2、可能是出于自生的成长环境因素,怕自己的小孩被欺负,过渡的保护孩子。
3、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事情,对孩子从来不鼓励和给予肯定。
出发点其实是为孩子着想,但是不问孩子是否需要。替孩子做出选择只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成为一个无头苍蝇,跟着别人到处瞎转悠。这种心理真的不可取。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这个心理的正确方式。一定要多耐心的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出选择。
免责声明:
本文《把孩子培养成巨婴的父母是什么心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孩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其实是比较优秀的表现,只有通过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那边学习知识,才能够遵守对应的规则。当然也能够满足底线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在成长阶段还...
阅读: 660
宝宝爱看电视可以吗
宝宝在成长阶段可以适当的看电视,但是不能够经常看电视。要是宝宝的年龄还特别小,眼部正在发育,这时候宝宝选择看电视会导致视力下降,也容易出现散光近视等等问题。一旦形成这些问题之后,可能会对宝宝的眼部发育...
阅读: 800
家庭教育要注意什么
家庭教育要注意孩子的生命健康权。每一个孩子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要恨铁不成钢,片面的追求孩子要考高分,对孩子恐吓辱骂,实现暴打家庭暴力等等情况。这样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虽然家长教育孩子属于正...
阅读: 518
怎么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生活中有众多的挫折,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想要让孩子有强大的内心,建议让孩子热爱运动。孩子只有通过运动之后,才能够满足社交智力等等方面的需求,另外孩子外在的形象和自尊心也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其实在培养...
阅读: 512
教育男孩子的注意事项
家长在教育男孩子时应该穷养男孩子,通过穷养能够有效的培养男孩子的能力。可能很多顽固子弟平时教育的时候都是因为富养,建议家长在教育男孩子时要从小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另外还需要做到仁义孝道,下...
阅读: 537
父母的不当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父母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因为粗俗的语言对孩子造成影响。一般父母粗俗的语言并不是代表父母的言行举止不文明,而是他们相对素质偏低下。一般粗俗的语言跟病毒有所相似,它们会毒害孩子天真的心灵,另外父母还具备其...
阅读: 536
热门文章
1.先教孩子说什么话比较好
- 1
- 先教孩子说什么话比较好
- 2022-12-27
- 1
2.宝宝5岁不会说话怎么办
- 2
- 宝宝5岁不会说话怎么办
- 2023-01-03
- 2
3.家长可以做什么学前教育
- 3
- 家长可以做什么学前教育
- 2023-01-03
- 3
4.孩子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 4
- 孩子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 2022-12-27
- 4
5.孩子高三一定要补课吗
- 5
- 孩子高三一定要补课吗
- 2023-01-03
- 5
6.学前教育重要吗
- 6
- 学前教育重要吗
- 2023-01-05
- 6
7.怎么让孩子接触网络
- 7
- 怎么让孩子接触网络
- 2022-12-27
- 7
8.如果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 8
- 如果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 2022-12-27
- 8
9.缓解初三孩子的压力
- 9
- 缓解初三孩子的压力
- 2023-01-12
- 9
10.该怎么让孩子讲卫生
- 10
- 该怎么让孩子讲卫生
- 2022-12-27
- 10
最近更新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
2025-02-12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
2025-02-12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2025-02-12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
2025-02-12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
2025-02-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
2025-02-12